老子: 「道 德 經」 : 第 一 章
道 可 道 ,非 常 道 。 名 可 名 , 非 常 名 。
無 名 天 地 之 始 ﹔ 有 名 萬 物 之 母 。
故 常 無 , 欲 以 觀 其 妙 ﹔ 常 有 , 欲 以 觀 其 徼。
此 兩 者 , 同 出 而 異 名 , 同 謂 之 玄 。
玄 之 又 玄, 眾 妙 之 門 。
我的解釋:
有很多的不同的法理都是走向同一個道上,所謂萬法歸宗,
而一切演化出來的物質名可以有其稱呼,甚至有很多的稱呼…
而沒有辦法以言語確切稱呼的終極之物,就是天地萬物的造物主
經由此無法言名之物,隨後產生一切可以言述的萬物
如同宇宙開始時的混沌,經由10-44秒的自覺,
產生big bang,造就現今的宇宙。
所以將一般的事理常用 "無"的觀點來看其原因(心念造的因)
將一般的事理常用"有"的觀點來看其結果(與外緣相互作用後的果報)
外境與心念等(物質與精神)可以說是同出其門(從"無"衍生出來的)
但是一般人卻給予不同的名詞與解釋
其實我們可以將目前的心物一起宇宙現象稱之為"玄"
"玄"就是陰中有陽、陽中有陰,
如同近代物理說的萬物同時具備的波粒二元說
如此的說法,才能解釋所有萬物的成像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