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老子: 「道 德 經」 : 第 三 章
不尚賢,使民不爭;不貴難得之貨,使民不為盜;不見可欲,使民心不亂。
是以聖人之治,虛其心,實其腹,弱其志,強其骨。
常使民無知無欲。使夫智者不敢為也。
我的解釋:
不要去強調"賢"的虛名,如此人民就不會虛偽求名,只重名聲不符實
同理,不要去崇尚"高貴"的貨品,如此人民就不會去追求名牌,甚至掠奪名牌貨
讓民眾分清楚"需要"與"想要"的分別,使民眾心理不紛亂,不求無謂的煩憂
承上述,所以聖人的治理方法是:
消滅民眾虛榮之心,滿足其基本需求
減弱其追求私欲的念頭,強健其體格與健康
這些才是真正富於民,民也樂之的好政策,並非空洞的政績或滿足虛有的GDP數字
常常使民眾不知道也沒有多餘的欲求,
這樣的話機巧的人就不敢,也無機會可以去做滿足自己私欲、虛名的事!
由此可知上行下效的重要!
不要強調名牌貴重的東西,為了經濟數字好看,徵地去種面版廠反而糟蹋良田!
以及執政者投民所好,到底為民眾好還是為自己的虛名、私欲著想呢?
到處都是機巧的人,而民眾也是餵養他們的主人阿
全站熱搜